一例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精准治疗
2016-09-27 10:39原 创
“我们又来州医院住院了,又要麻烦你们了”,向某某在丈夫的陪同下于9月2日急诊入院。据患者家人介绍,向某某本次发病已有半月余,主要是右上腹胀痛、伴畏寒发热,最高体温达40℃,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,症状无缓解,遂转入我院肝胆外科。
该患者是肝胆外科的老病号,曾先后在肝胆外科接受过3次手术,第一次是20多年前行开腹胆囊切除+胆总管切开取石+T管引流术;第二次是2008年行左肝外叶切除+再次胆道探查取石+ T管引流术;第三次是2012年行再次胆道探查+肝门高位劈开取石+T管引流术。本次入院,门诊行上腹部CT检查提示:1、肝内胆管多发结石,全肝型,以右后叶胆管为甚;2、肝内外胆管扩张、积气;3、肝硬化,门脉高压症,脾大。
入院后,积极给予抗感染、解痉止痛、护肝利胆、营养支持等处理措施,并进一步完善磁共振胆管水成像检查(MRCP),从该影像中,发现向某某存在肝内胆管的变异,表现为:右肝管缺如,右后胆管汇入左肝管起始部。入院诊断明确为:1、肝胆管结石病(2型,全肝型);2、胆管变异,右肝管缺如,右后胆管汇入左肝管起始部,胆管开口狭窄?;3、胆管炎,肝内外胆管扩张、积气,考虑Oddis括约肌功能丧失;4、左肝外叶切除,三次胆道术后;5、胆汁性肝硬化,门脉高压症,脾大;6、糖尿病;手术指征明确。因为患者已接受过三次手术,内心对手术有抵触情绪,但入院后经过正规的输液治疗,患者虽然腹痛症状缓解,仍有高热,医疗组和家属一起反复给患者解释病情,做其思想工作,患者终于同意再次手术治疗,而给该患者设计一个合理、安全、有效的手术方案的难题,摆在了医疗组面前。
肝胆外科主任宋新主任医师组织科内的术前大讨论,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,有的主张切除右肝后叶,有的主张手术分期进行,一期仅行胆道探查+T管引流,二期再行确定性手术。但大家一致认为,手术治疗必须符合如下目标:1、基本取尽肝内结石;2、矫正可能存在的胆管畸形;3、切实做到一、二、三级胆管通畅引流;4、损伤控制,手术创伤在患者目前机体可承受范围内。医疗组提供一个手术方案,即行肝方叶切除、敞开肝门胆管+直视下矫正右后胆管狭窄+术中配合胆道镜监视下取石+肝门胆管-空肠吻合术,该方案最终得到宋新主任及科内专家的认同。
手术安排在9月9日实施,进入手术室时向某某体温达40℃,在麻醉师精心处置下,手术顺利进行,按手术前规划,先分离腹腔内的广泛粘连,找到胆总管,予以切开,未见脓性胆汁,判断其为右后叶高位梗阻,必须找到其开口,自肝门途径,没有找到其开口;接下来实施了肝方叶切除,完全敞开了肝门,确认胆管变异,右肝管缺如,右后胆管汇入左肝管起始部,胆管开口针尖样狭窄,切开狭窄环,大量脓性胆汁溢出,混杂大量胆色素结石,反复在胆道镜配合下取石,共取出约200余克结石,逐支胆管检查后,确认无遗漏,二、三级胆管通畅,无结石残留,最后完成肝门胆管成形、胆管-空肠吻合,手术历时7小时35分。手术完成后,监测体温正常,麻醉师担心内毒素对肺的损伤,建议将患者带气管导管转入外科监护病房治疗。
向某某术后第一天即恢复自主呼吸,撤去呼吸机,转回普通病房;术后第二天开始下床;第三天开始试进水;第四天肛门恢复排气……;向某某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,安全渡过危险期,血常规、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均恢复到大致正常,9月14日,向某某复查CT,提示肝内结石已基本取尽,肝内胆管扩张程度减轻,肝周无明显积液。向某某恢复饮食后,血糖控制不理想,在内科协助下,将血糖控制平稳,于9月21日康复出院。
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仍是世界级难题,该例患者治疗获得了近期疗效上的成功,是精准外科理念指导下的一场胜利。术前,完成CT、MRCP等影像学检查,尽可能详尽地掌握肝内胆管树的情况,为术前诊断、手术规划奠定基石;在术前手术规划时,科学决策,在遵循治疗原则的前提下,切实贯彻病灶祛除、功能保护、损伤控制,设计个体化的手术方案;术中,精工操作,以匠人的态度来完成,努力做好、做美手术;术后,精心治疗与护理,贯彻快速康复治疗的理念,使患者早日恢复。该患者已被科内列入的术后长期随访名单,较长期的预后有待观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