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创技术在肝脏外科的新突破——记我州首例腹腔镜解剖性右肝后叶
2017-01-17 15:37原 创
微创技术在肝脏外科的新突破——记我州首例腹腔镜解剖性右肝后叶切除
患者舒某某,于2016年12月27日因感上腹部胀痛2天入院,既往十余年前因“胆囊结石”在当地医院行过“开腹胆囊切除术”。入院后完善血尿淀粉酶及腹部彩超、肝胆胰增强CT、MRCP等检查,明确诊断为:1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,水肿型;2、胆总管下段结石,胆道梗阻;3、肝胆管结石病,1型(右肝后叶胆管结石)。入院后予以针对胰腺炎的处理措施,经10天治疗,患者腹痛症状缓解、肛门恢复排气排便,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,开始逐步恢复饮食。
胆源性胰腺炎得到有效控制后,如何防治复发、针对胆道结石的治疗就摆在了肝胆外科医疗组的面前,经科室讨论,手术方案有两种,第一种手术方案是遵循创伤控制原则,手术分二期完成,第一期行胆总管切开取石+胆道引流术,3-6月后再行第二期手术,处理肝胆管结石,行右肝后叶切除术;第二种手术方案是手术一期完成,为减少机体的创伤应激反应,采用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。将上述两种手术方案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,患者家属多方咨询后,考虑到治疗周期、治疗费用等因素,要求采用第二种手术方案。患方作出抉择后,肝胆外科对腹腔镜下右肝后叶切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作出评估,肝脏外科医生都知道,右肝后叶与右肝前叶的分界面近似为一冠状面,腔镜下视角不佳,暴露困难,极易发生切除平面的偏离,多切会损伤右肝静脉,发生右前叶淤血;而少切会发生没有血供的肝组织残留,术后肝脓肿、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。这类高难度大型手术,在国内顶级肝胆外科中心实施也仅仅数年时间,省内能开展的单位更是寥寥无几,湘西南地区目前尚未开展。
肝胆外科主任宋新再次组织了术前讨论,认为肝胆外科有信心,也有能力完成腹腔镜下右肝后叶解剖性切除手术,理由是:科室每年有上百例的解剖性肝切除术,包括半肝切除、肝中叶切除、右肝后叶切除及肝段切除术,储备了丰富的开腹精准肝切除技术;另外,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数十例腹腔镜下解剖性左、右半肝切除手术的经验。
在医院的支持下,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,做好手术规划与手术预案,详细告知手术相关事宜及术中术后各种风险,取得了患者及家属充分理解,完成了术前准备,组织科内精兵强将,于2017年1月6日为患者在全麻下实施手术。
在麻醉科及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,手术10:15开始,15:00顺利切下标本,17:20结束手术,最终术式为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+解剖性右肝后叶切除+胆总管切开取石+T管引流术,手术顺利,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,术中失血量估计在150ml左右,术中未输血,术后直接回病房治疗。
患者术后恢复亦很顺利,贯彻肝切除术后加速康复理念(ERAS),麻醉后留置胃管,术毕即予以拔除,术后第一天患者开始下床活动,拔除导尿管,开始嚼口香糖,并试进水,口服四磨汤;第二天拔除温氏孔引流管,进全流饮食;第三天拔除肝断面引流管;第五天开始停止输液;术后第六天复查腹部CT,证实无腹腔积液,复查血尿淀粉酶正常;第七天成功夹闭T管,术后第八天拆线出院。
我州首例腹腔镜解剖性右肝后叶切除手术的成功实施,是我院微创技术在肝脏外科领域的新突破,缩短了医院在肝脏外科领域微创水平与国内、省内先进水平的差距,宣告我院肝脏外科工作迈进了腹腔镜微创新时代。

患者手术后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