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科协作成功抢救一重症胆管炎患者
2017-03-06 10:07原 创
患者龙某某,于1月20日以“感右上腹胀痛,伴畏寒发热,黄疸5天,加重2天”由外院急诊转入。患者5天前开始发病,当地卫生院治疗3天,病情继续加重,出现休克转入当地医院治疗,收住ICU病房抗休克治疗,病情无缓解,且进一步恶化。1月20日14:30急诊转入我院,患者既往有“肺结核”病史,急诊科完善腹部彩超后,以“胆管结石,胆管炎”收住肝胆外科。
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:T:36.0℃,HR:142次/分,R:28次/分,BP:80/56mmHg,床旁心电图报:快速型心房颤动。病房医生接诊后,立即启动重症胆管炎抢救流程,包括监测生命体征、吸氧、开放静脉通道,抗感染,扩容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升压等抗休克治疗措施。同时,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,完善胸腹部增强CT,结果回报“1、肝内外胆管扩张,肝外胆管充填型结石;2、胆囊结石,慢性萎缩性胆囊炎;3、左肺纤维化,左肺萎陷;4、双肺结核改变;5、右肺感染,右侧胸腔积液”。实验室检查结果回报:1.血常规 白细胞数30.25*10^9(参考值4.0-10.0*10^9),中性粒细胞比85.2%,血红蛋白85g/L,血小板数7*10^9(参考值100-400*10^9);2.CRP:>192mg/L;3.肝功能TB 184umol/L(参考值3.4-20.5),DB 136.7umol/L(参考值0-6.84),Alb 26.5g/L,ALT 81U/L,AST 106U/L;4.肾功能 BUN 23.34mmol/L(参考值2.5-7.14),Cr 331.0umol/L(参考值40-120);5.凝血功能 PT 21.2S(参考值9-14),APTT 57.7S(参考值20-40)。
至此,该患者入院后已明确诊断为:1、感染性休克,多脏器功能受损;2、肝外胆管结石,胆道梗阻,化脓性胆管炎;3、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;4、右肺感染,右侧胸腔积液;5、双肺陈旧性结核,左肺纤维化,左肺萎陷;6、心律失常,快速型心房颤动;
患者病情危急,急诊手术指征明确,但以当时的手术条件,手术风险极大,医疗组将患者病情向肝胆外科主任宋新主任医师汇报,宋新主任同意医疗组的治疗方案,认为急诊手术,解除胆道梗阻,通畅引流脓性胆汁,可能是抢救患者成功的唯一机会。但术前患者心、肺、肝、肾、凝血功能存在严重受损,且毒素抑制骨髓,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数只有正常人的1/20,手术中、手术后都存在出血无法止住的可能性,理论上,这都是手术的相对禁忌症。
医疗组随后立即将患者的病情向患者亲属解释清楚,患者家属协商后,决定同意实施急诊手术,肝胆外科紧急启动急诊手术流程,同时申请了麻醉科、重症医学科、心血管内科、呼吸内科、血液内科及感染科的术前会诊,协助治疗。
17:30完成手术前准备,患者接往手术室;
18:05实施麻醉后、手术尚未开始时,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,麻醉师一边实施抗心律失常处理,一边紧急请心血管内一科术中会诊,指导抗心律失常治疗;经处理后,复律成功;
18:45手术开始,自切皮起,渗血严重,手术每向前推进一步,都必须花费较多的宝贵时间来止血。胆总管切开后,证实肝外胆管结石填充,必须取出部分结石,才能有空间放置胆道引流管,可胆管内结石一经取出,胆管黏膜面出现严重的渗血,艰难控制胆管出血后,留置好引流管,果断结束手术,最终术式为:胆总管切开取石+T管引流术;
21:15术毕,患者带气管插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;
术后在重症监护病房,患者经历了凝血功能紊乱、严重血小板减少、气管内黏膜出血、肺部感染、急性肾功能障碍、肝功能进行性损害加重、机体严重二重感染等抢救难关。抢救过程中,亦得到输血科的大力协助,在春节用血紧张的期间,紧急调配血液制品,一共供应了浓缩红细胞1900ml,血小板31.5U,新鲜血浆7750ml。
治疗过程中,重症医学科几度向家属下达病危通知单,经过ICU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,患者病情终于开始好转。2月3日患者术后第14天,终于成功脱离呼吸机辅助呼吸,2月6日转回肝胆外科病房治疗。
患者经历了机体多脏器损害,身体非常脆弱,刚开始自主翻身都非常吃力,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帮助下,患者一步步康复起来,各项检查指标亦趋于正常,2月17日实验室复查结果:1.血常规 白细胞数9.70 *10^9(参考值4.0-10.0*10^9),中性粒细胞比62.4%,血红蛋白82g/L,血小板数393*10^9(参考值100-400*10^9);2.CRP:14mg/L;3.肝功能TB 54.0umol/L(术后最高达253.8 umol/L),DB 39.6umol/L(术后最高达212.1 umol/L),Alb 31.4g/L,ALT 38U/L,AST 30U/L;4.肾功能 BUN 4.27mmol/L(参考值2.5-7.14),Cr 39.0umol/L(参考值40-120);5.凝血功能 PT 12.8S(参考值9-14),APTT 33.7S(参考值20-40)。
2月20日,患者复查胸腹部增强CT,结果回报“1、胆管呈术后改变,管内可见引流管影,胆管扩张,胆管积气,结石影明显减少;上腹部各间隙未见液性暗区;2、胆囊结石,慢性萎缩性胆囊炎;3、左肺组织机化,左肺萎陷;4、双肺结核改变;5、双肺感染,双侧胸腔少量积液”。
2月21日,患者病情好转,带胆道引流管出院回家休养,计划术后3月来院接受二期确定性胆道手术。
该例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抢救成功,整合了全院多个学科的力量,参与科室有肝胆外科、麻醉科、手术室、重症医学科、心血管内一科、呼吸内科、血液内科、感染科和输血科等,体现多学科的紧密协作,展示了我院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水平。

出院时患者与主管医生合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