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胆外科完成一例成人困难型胆总管巨大囊肿精准根治手术

2017-05-08 10:57未知

 

      患者袁某某,娄底市新化县人,2016年8月因出现“腹痛、畏寒发热”等症状在外院就诊,住院诊断为“胆总管巨大囊肿合并感染”,予以手术,但未能成功。经亲戚介绍,患者于2017年4月11日入住我院肝胆外科。
      肝胆外科医疗组认真详细地了解患者病情后,一边详细评估病情,一边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。完善检查后,证实患者为“胆总管囊肿”,囊肿成圆柱状,上抵肝管左右分叉部,下端深入胰腺实质内,最大横径达12cm,CT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均明显可见整个囊肿壁布满滋生的曲张血管。另外,CT还发现患者的左肝外叶下段及肝前间隙可见多发囊状低密度影,考虑为慢性脓肿,这与患者切口瘘管相连通。
      患者入院后的凝血功能正常,为慎重起见,肝胆外科再次请血液科会诊,会诊结果为“凝血功能正常,可实施手术”。
      肝胆外科主任宋新主任医师组织了科内术前讨论,仔细研究手术方式、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办法。目前胆总管囊肿的根治性手术方式为胆总管囊肿的完整剥除+胆管-空肠重建术,本例患者囊肿巨大,因反复炎症刺激,囊肿壁布满滋生血管,这是术中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。另外,患者囊肿远端部分深入胰头实质内,与胰头、十二指肠关系密切,剥除该部分囊肿壁,损伤胰头、十二指肠的发生率很高,一旦损伤,创伤性胰腺炎、十二指肠漏这两种致命性术后并发症就伴随而至。
      通过肝胆外科医生集思广益,献言献策,最后决定手术规划,一是科学合理设计再次手术的切口,满足良好暴露的同时,还要兼顾进腹方便,组织损伤小的原则;二是在远离囊肿的部位,优先离断囊肿的供应动脉支,减少出血;三是中上段囊肿完整剥除,并找到正常的近侧肝管,备胆肠吻合用;四是胰头实质内部分,采取自右后侧缘充分敞开,自囊腔内关闭远端开口,并剥除该部囊肿壁的黏膜层,其它各层予以保留,避免胰头十二指肠损伤。
      肝胆外科在完善术前准备后,于4月19日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实施手术,采用上腹横向弧形切口,避开在腹腔内粘连最严重的部位进腹,术中探查后证实:腹腔内粘连广泛,且多为致密性粘连,炎症水肿亦重,左肝外叶下段及肝前间隙为慢性多发性脓肿。按照术前周密的部署,采用攻坚战的手段,顺利完成手术,手术历时4小时25分钟。最终手术为:腹腔粘连松解+胆总管囊肿中上部完整剥除、远端囊肿黏膜剥除+肝管-空肠吻合+左肝外叶及腹腔脓肿清除引流+腹壁瘘管切除+原手术切口二期缝合术。术中囊肿壁病理报:慢性炎。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,术中未输血,术后安返病房。
      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亦顺利,肝胆外科将加速康复外科(ERAS)应用于该患者,术后未留置胃管,由麻醉科实施术后的硬膜外给药的镇痛方式,减少患者术后疼痛。术后第一天患者开始床上适度活动,并拔除导尿管,开始嚼口香糖;第二天开始离床活动,口服四磨汤、乳果糖,并试进汤水;第三天患者开始进少量全流饮食,拔除腹腔引流管;术后第四天患者饮食由全流向半流过渡;术后第五天,患者无感染症状,血象正常,停用抗生素,并减少输液量。4月23日,复查腹部CT,证实腹腔内无明显积液,患者将于近日出院。
      现代精准外科的两大核心理念,一是病灶彻底祛除;二是脏器功能的保护。经过肝胆外科全科医护人员及各相关兄弟科室的共同努力,使该例十分困难的巨大胆总管囊肿得到彻底清除,恢复过程亦很顺利,没有出现相关脏器损伤的并发症,符合现代精准外科的治疗准则,也展示了肝胆外科医务人员的风采。